
蓝田一家低保户2018年考上3个大学生,爱心人士、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近日,西安96岁高龄的于女士拿出近一年的退休工资,捐给3个孩子,每人1万元。
转交善款
8月13日早上,兴庆宫公园附近一干休所小区,黄马甲送报员、48岁的王瑞梅照常来到这里,送报、送奶。
“小王,小王,你过来。”正在院子里收拾车子的王瑞梅听到有人叫她,一回头,看到住在一楼的于女士正向自己招手。“我看到《华商报》报道蓝田一家低保户考上3个大学生,我想捐3万元,你能不能帮我把钱转交给华商报记者?”于女士说。
“阿姨,这个钱不是小数目,您要不要考虑两天?”王瑞梅说。
8月15日,王瑞梅见于女士依然很坚决,就将此事告知黄马甲交大发行站站长荆保峰,荆保峰迅速联系了记者。

老人:想将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8月16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于女士家,于女士已96岁高龄,身体清瘦,拄着拐杖,但银发梳妆整齐,精神很好,说话时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
于女士说,她1979年退休,当时全家在重庆,退休前在重庆粮食系统工作,后来随爱人迁居西安。爱人是铁道兵,在部队工作,目前住的是爱人单位安排的房子,不过爱人已去世22年。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女儿在西安,平时的生活起居由女儿姜凤梅照顾。自己听力不大好。
“蓝田那一家一下考上3个大学生,不容易!我留着钱也没用,这家人需要钱,就捐给孩子们吧!”于女士说。
不到一分钟,她从卧室拿出一个小包裹,最外层用报纸包着,里面还有一层塑料袋,打开塑料袋,是银行装钱的专用袋,专用袋用一根绳子扎着。
3沓人民币摆在茶几上,“你清点一下。”说完,于女士又说:“我能吃多少,留着这么多钱有什么用?捐给这些需要用钱的孩子吧!”于女士再三叮嘱,她不愿留名。

女儿:谁遇困难妈妈都会伸援手
一旁55岁的姜凤梅微笑着看着妈妈,“我妈看到报道后说要捐款,我陪着她去银行把钱取回来,我妈退休工资并不高,每个月3000多元。”姜凤梅说,妈妈有高血压、冠心病,她和哥哥生活过得很好,对于妈妈的经济,他们不干涉,对于妈妈的一番爱心,他们更是尊重。
在姜凤梅的记忆中,妈妈是一个心善的人。“我记得1959年那会三年自然灾害,大家经常会饿肚子,我爸是技术干部,会分到挂面,不少邻居到我家来,我妈就给他们煮挂面吃。”姜凤梅说,妈妈经常给别人捐衣服,谁要是遇到困难,妈妈都会伸出援手。

蓝田三姐弟:一定登门看望于奶奶
8月16日下午,记者将此事告知3个大学生的父亲辛根林,辛根林在电话那头啥也说不上来,只是不断地说:“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