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 市场

社区论坛

房 产楼盘

招聘 求职

网 上商城

黄页 大全
打造本地最大的商业互 联网!
关键词: NOKIA 诺基亚 flash 可爱 瑞士
您当前位置:西北热线 > 新闻中心 > 西北新闻 >

挪穷窝 移穷业 断穷根 陕南地区220万群众搬迁“溢出效应”调查

日期:2018-08-27 12:02  来源:[db:来源]   【字体:

1123333449_15353339910541n

▲西乡县高土坝社区的女工在社区内的雨具厂内加工雨伞。记者 张博文 摄

受区域天气、地形、河川径流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洪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陕西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省份之一,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山大沟深坡陡,地质条件脆弱,自然灾害更是多发易发,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因灾损失格外严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十分突出。

为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陕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陕西省委省政府从2011年开始着力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1109.4亿元,搬迁240万山区群众(后经规划调整确定为约220万)。与此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式,让搬迁群众逐步脱贫过上好日子。

按照全省“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8年来,陕南移民搬迁不断将避灾、扶贫、生态恢复等地方需求融入搬迁主题,并与全国范围的易地扶贫搬迁主动对接,让乡亲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超过百万群众完成了由“村民”向“市民”的跨越。“楼上居住、楼下上班”,成为他们当下日子的真实写照。

陕南移民搬迁,因避灾而起,因扶贫而不断深化。经过几年不懈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发挥制度优势,减少贫困、改善民生、促进山区新型城镇化与防灾避险并举的路子,让这里老百姓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挪穷窝 让群众彻底摆脱“循环式返贫”

“下上几天大雨,山没垮,房子先垮了。”家住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双星社区的曹修林给记者讲述过去的亲历时说,虽然常年在外务工收入还可以,但辛苦攒下的钱多半都用在了房屋修缮上。“房子是垮了修、修了垮,感觉自己这辈子都得跟这破房子怄气。”

曹修林的家,原本在距离双星社区20公里外、海拔1500米的紫阳县洞河镇云峰村,土屋土墙、泥砖泥瓦,一下雨就让人胆战心惊。

夏季汛期暴雨所引发的山洪、泥石流,一直是高悬在陕南山区群众头顶上的利刃。陕南地区,由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组成,地处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山大沟深坡陡,地形地貌复杂,高、中地质灾害易发面积占该地区国土面积的2/3,常年饱受地质灾害之苦。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前的10年时间里,陕南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2000余起,造成590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亿元。

2010年7月,陕南再次遭遇50年一遇洪灾,死亡失踪300多人,仅安康市就有69人死亡、119人失踪。由于平地稀缺,灾后重建要么在原址上建房,要么另寻山地重建,新建房屋过几年又面临地质灾害威胁,政府没少出钱,群众没少出力,日子却越过越穷。

“当时的陕南群众,深深陷入了‘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保障,根本无力摆脱因灾害所形成的‘循环式返贫’泥沼。”陕西省国土厅副厅长、省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主邹顺生说。

什么是“循环式返贫”?家住汉台区移民安置点石门社区的吴润强深有感触。吴润强过去住在不通水、电、路的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麻坪寺村,虽然有一手漂亮的木工活,但他起早贪黑拼命挣钱,家里还是一个字——穷,很多时候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步行下山一趟就要5个小时,买点东西一天就过去了。房子年年垮、年年修,前些年一次受灾,老房全都塌了。”后来,吴润强狠了狠心在镇里租了房,把全家搬出山沟,生活才稍微有了好转。

上一篇:陕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主体增至1790个 下一篇:陕西44项公证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
0% (0)
0% (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阅读排行
推荐文章
图片文章
林书豪录制
“高贵妃”
历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