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城改办相关负责人接受质询 本报记者 王晓峰摄

被问政单位负责人回答观众提问

问政现场观众提问
昨晚八点,新一期《问政时刻》在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城改办相关负责人时隔一年,再次上台,接受质询。
本期节目是电视问政播出以来的第三期回头望。一年前,电视问政曝光了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城改办等三个部门的不同问题,相关负责人也分别认领了问题,并当众作出整改承诺。
昨晚的节目针对三个部门的承诺是否完全兑现,建立的长效机制是否取得了实际成效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暗访,结果发现部分“面子式”整改现象依然存在。
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整改:游客对旅游服务满意
本次问政第一环节短片《旅游“局”改“委”:变的不能只是名称》中提到,去年8月8日电视问政曝光了诸多问题,市旅发委作出了整改,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节目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游客,他们对旅游服务均表示满意。
曝光:景区乱象仍然存在
尽管西安旅游市场整改情况良好,但是记者在钟楼还是发现一些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在大唐芙蓉园门口有黄牛、兵马俑景区附近还存在黑车。记者将这些问题向旅游局投诉,当时就有执法人员进行处理,然而,第二天记者再去还是乱象依旧。总体来看,在大景区的整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一些小景区各种问题还存在。
短片播放完,主持人提问:从短片来看,“黑车、黑导”这些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现象,在去年问政后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治。大家都知道旅游秩序乱象是需要多部门联合打击,旅游局变成旅发委,强化的就是牵头抓总的职责,想问市旅发委王琳副主任,部门的名称和职责升级,管理办法和成效为什么没能升级呢?
王琳表示,就旅游市场整治这个问题已反复进行研究,从去年电视问政以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常态化的联合执法计划已经形成,各区县也积极地行动起来,属地监管的责任也有一定的落实。但是,从短片里放的内容来看感觉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综合协调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充分、整治力度不够大、督导不到位;对区县联合执法的指导不到位、联合执法的水平不到位;各部门职责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区县执法队伍很不健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也将借这一次机制改革的机会,推进旅游执法队伍的建设。
节目现场,有观众提问:《长恨歌》实景演出是西安旅游市场的一张名片,往往是一票难求。去年的电视问政曝光了黄牛党倒卖演出票的事,一年多过去了,这些黄牛党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寄生在旅游景区周边。想问问,黄牛生命力这么顽强,他们到底有什么门道?对此,市旅游稽查大队负责人回答,从去年问政来,我们就这个问题加大了力度,但还是没有彻底消除,这个现象严重扰乱了西安整体形象,我们一直在学习外省的先进做法,例如上海迪斯尼就进行了管控。下一步,还是要督促景区进行票的管控,同时提醒广大游客能通过正规的途径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