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式电影放映机 本网记者 李惠茹

煤油灯 本网记者 李惠茹摄
陕西网讯 煤油灯、录音机、旧式钱币、算盘……这些耳熟能详的物件听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们都曾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中,带给我们儿时的记忆,陌生的是随着时代进步,这些物件早已“销声匿迹”。
而在这样一个地方,有一座“藏”在小小山村中的博物馆,它的展品不是那些被挡在厚厚玻璃罩之后的高大奢华的国宝重器,不过就是一些你我儿时耳熟能详的寻常玩意儿。但就是这些寻常玩意儿却拼凑出了一整个时代的记忆,关于陕北,关于中国农村,这里,便是榆林佳县赤牛坬民俗博物馆。

旧式瓷碗 本网记者 李惠茹摄
9月14日,“壮美黄河行”陕西段网络主题活动继续逆沿黄公路向北而行,走进了赤牛坬村。
赤牛坬村位于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四面龟山怀抱,枣林层叠,村里的明清古宅,错落有致,绿树掩映,步步入景。曾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陕北民俗文化村。
该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原本是陕北随处可见的一个村子,自从2009年开始筹建一座民俗博物馆,逐渐为人所知。

旧式学堂 本网记者 李惠茹摄

万鞋墙 本网记者 李惠茹摄
博物馆外形是普通窑洞建筑,但窑洞里却“藏”着一个民俗博物馆。这座建在乡村的博物馆,收藏了五万余件民俗文化遗产珍品。展品囊括了不同年代、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器物,从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游戏娱乐、衣食住行。一件件古朴的物品,折射着坠入时光深谷的过往岁月,将那些消逝的故事拉近,生动地呈现于人们面前。
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形成了沿黄观光路佳县段与榆佳高速、佳米路、佳吴路、省道302形成互补式结构路网格局,方便了群众出行,疏通了农特产品运输的物流大通道,同时将沿途香炉寺、白云山、赤牛坬民俗文化村、荷叶坪地质公园等十几个景点串联起来,促进了旅游资源的整合。

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演出现场。 本网记者 李惠茹摄
在赤牛坬村,游客们还会看到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演的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在起伏的沟峁间耕种点豆、追求爱情、祈雨求生、收获喜悦,按部就班地过着祖祖辈辈固有的生活,带给观众原汁原味的陕北乡村生活体验。(记者 李惠茹)